顾寒舟站在启元集团总部大厦前时,初秋的风正卷着几片梧桐叶掠过她的高跟鞋尖。
十七层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铅灰色的天空,像一块巨大的、冰冷的镜子,照出她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——这是她从律所直接过来的,袖口还沾着一点未干的钢笔水,是刚才在股权**协议上签字时不小心蹭到的。
司机老陈从车上下来,恭敬地为她拉开车门:“**,东西都搬下来了。
”顾寒舟没回头,目光依旧落在那栋楼的顶端。
启元集团金色logo在云的阴影下失去了它原有的光芒,就像她那原本幸福却很快变成痛苦的童年时光一样,黯淡无光。
她七岁之前也曾随着母亲在这里工作,在顶楼那间带露台的办公室里,母亲苏钰总喜欢在傍晚时放下工作,抱着她看楼下的车水马龙,用带着楚江省口音的软语念诗。
“寒舟,你看那西江,水是活的,人也该是活的。
”后来母亲的车就坠入了那片活水里。
...
,囚笼江照棠的脚步声在二楼走廊里轻轻回响,像怕踩碎了地上的月光。
顾寒舟的话还像冰锥一样扎在她心口——“一个小三生的孽种”,每个字都带着淬毒的寒意,让她胃里一阵抽痛。
她扶着墙壁停下脚步,弯腰剧烈地咳嗽起来,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的真丝连衣裙。
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医院发来的复诊提醒。
江照棠看着屏幕上“先天性心脏病定期复查”的字眼,突然觉得有些可笑。
她这条从出生起就带着病灶的命,大概从一开始就不该存在。
“咔哒”一声,走廊尽头的房门被推开。
顾寒舟站在门口,逆着光,身形挺拔得像株寒松,指尖夹着支细长的女士香烟,烟雾在她眼前缭绕,模糊了那双冰冷的眼睛。
“过来。
”她又重复了一遍,和在办公室时一样,语气里没有任何情绪。
江照棠攥紧了手机,指节泛白。
她知道自己躲不掉,就像知道明天太阳总会升起一样。
这个名义上的。
...
裂痕苏老的书房弥漫着陈年宣纸和檀香混合的气味。
顾寒舟站在博古架前,指尖拂过一尊青花瓷瓶——那是母亲苏钰的嫁妆,小时候她总爱踩着板凳够它,被母亲笑着拍掉手:“这是易碎品,寒舟要像它一样,看着坚硬,心里得装着温柔。
”那时她不懂,只觉得母亲的话像西江的水,软绵却藏着力量。
直到此刻指尖触到冰凉的瓷面,才突然明白,有些温柔早在二十年前那场车祸里,随母亲一起沉入江底了。
“坐。
”苏贺平坐在太师椅上,指节叩着红木桌面,目光锐利如鹰隼。
他今年七十岁,背却挺得笔直,银丝般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身上那件深蓝色中山装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——这是苏家人独有的体面,哪怕心里翻江倒海,面上也要维持着不动声色。
顾寒舟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,黑色西装裤在椅面划出轻微的摩擦声。
她没说话,等着外公的下文。
这些年她在外婆家寄住,苏贺平对她。
...
,盒子里的真相江照棠的二十一岁生日,是被窗外的雨声吵醒的。
她躺在床上,听着雨点敲打着玻璃,像在数着时间的刻度。
床头柜上的电子日历显示着9月17日,这个日子她记了很多年——母亲说,她出生那天也是这样的阴雨天,早产的她只有三斤八两,在保温箱里住了整整一个月,医生都说能活下来是奇迹。
“所以照棠要好好活着,替妈妈看看晴天的样子。
”江晚晴总是摸着她的头发,眼神温柔得像融化的春水。
可现在,母亲在监狱里,而她连拉开窗帘的力气都没有。
胃里的绞痛又开始了,比昨天更厉害,像有无数根针在扎。
江照棠蜷缩起身子,伸手去摸床头柜上的药盒,指尖却扑了个空——昨晚捡回来的药片,不知什么时候被她吃光了。
“醒了?”门口突然传来的声音吓得她一哆嗦。
顾寒舟站在那里,穿着一身黑色真丝睡袍,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,露出线条优美的脖颈。
她手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