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王二深受量子力学的启发,尤其是薛定谔的猫这一概念。

薛定谔提出,猫在箱子里既是死的又是活的,直到你观察它,才确定它的状态。

王二看中了这个概念,并决定通过“薛定谔的太空舱”实验,打破传统的物理认知边界。

他的计划是将自己置入一个半封闭的铁箱中,借助量子理论宣称,“在村民观察之前,我既在太空中漂浮,又在地面上存在”。

为了实现这一突破性实验,王二联系了一些外地的量子物理专家,得到了部分理论支持。

专家们虽然认为这个实验不可行,但王二坚信,量子叠加的原理和不确定性的概念,足以让他成功地在短时间内体验“同时在地面和太空”的存在感。

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设备——一只半封闭铁箱,箱体由高强度不锈钢构成,可以有效防止任何外界的干扰。

而最重要的部分是,箱体的一侧装有一个透明窗,供外部观察者透过窗户看见箱内的情况。

但窗户的封闭性,和整个铁箱的设计都确保了箱子内的环境几乎与外界隔绝。

王二准备好一切,决定在箱子内待上一段时间,以此“证实”量子理论的正确性。

他豪言壮语地宣布:“只要有人观察,我就能证明我既在太空中,又在地面上。”

王二进入了这个铁箱,他将自己绑在箱子的中心,箱体中的设备开关一一启动。

箱内的环境充满了虚拟的太空氛围——显示屏上模拟了太空背景,温度控制系统保持恒温,氧气供应也保持稳定。

为了让效果更逼真,王二还让箱内模拟出现了一些微重力的效果,他借助这些装置让自己浮动在半空中。

他大声宣布:“在你们观察我之前,我正漂浮在无重力的太空中,正向遥远的星系进发!

你们的观察将决定我是否存在!”

外面的人开始聚集,村民们好奇地站在铁箱旁,纷纷指指点点。

王二装作泰然自若,实际上心里却有些忐忑,虽然他完全相信量子理论,但对于这个“人类历史性的实验”,他深知其中的未知和风险。

就在此时,旁边的收废品大爷走了过来,他看到这个闪闪发光的铁箱,心中浮现出疑惑。

大爷总是好奇心强,看到铁箱锁着,而王二又没有出来,他觉得可能是个好“回收”的机会。

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一把铁撬,轻轻撬开了箱体的一侧。

随着铁箱一侧的盖子被撬开,王二依旧处在箱内,但他显然没有达到他预想的“量子跃迁”状态。

没有任何预兆,他直接从箱中摔了出来,一头栽进了地面。

摔得不轻,王二的头碰到了地面,疼得他眼冒金星,挣扎着爬起来。

他站起身,一边拍着尘土,一边指着那位正得意洋洋的收废品大爷,愤怒地大喊:“你破坏了人类量子跃迁史!”

村民们围过来看发生了什么,只见王二狼狈地从铁箱里滚了出来,完全没有展现出“同时在太空和地面”的奇迹。

收废品大爷不解地看着他,似乎还在怀疑自己刚才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是“破坏了历史”。

王二一边捂着头,一边气喘吁吁地继续发声:“你无法理解!

这是人类科技的重大突破,你摧毁了量子世界的原理!

这个箱子……这个箱子本应带我进入太空的!”

周围的村民面面相觑,根本不理解王二的话。

有人低声议论:“他是不是又搞什么奇怪的实验?这不就是个普通的铁箱子吗?”这一幕的后果迅速扩散开来,媒体纷纷争相报道,标题不断出现:“薛定谔的太空舱实验失败!”

科学界的学者们也迅速发声,表示王二的做法完全无法证明量子理论,而且这些操作完全背离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。

但是,也有一些人认为,尽管实验失败,但王二的“量子跃迁”概念依然值得深思。

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意见:“或许王二并没有错,只是科学还没赶上他的步伐。”

王二对此并不在意,他依旧坚定地认为自己接近了一个突破口:“这是一次实验性的失败,但未来会有更多像我这样的探索者,我们会站在量子世界的肩膀上,推动人类向未知进发。”

尽管实验遭遇了挫折,王二的信心却丝毫未减。

他决心调整策略,改进“太空舱”设备,继续他的量子实验。

下一步,他计划将量子传输与人类的空间跃迁结合,通过科技与自然法则的融合,追寻真正的突破。

他相信,虽然这次的实验没有实现“同时存在”的目标,但他的坚持和探索将继续推动人类的科学进步,不管失败多少次,最终成功终将属于他。

(未完待续)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