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林遥是许致远的白月光。

他把她供了十五年,藏在心底、歌里、日记本里,甚至藏在我和孩子之间的沉默中。

她从来没真正出现在我的生活里。

直到今天。

我刷到了一条爆款短视频。

视频标题是。

【扒一扒许致远“白月光”林遥老师的学历人设】点开后,是一串对比图:一边是林遥参加访谈节目,说自己“16岁获国家奖学金,23岁麻省博士毕业,35岁成为国内某高校最年轻副教授”。

另一边是网友扒出的数据记录。

“16岁那年,林遥还在国内某艺校读表演预科,成绩平平。”

“所谓博士毕业,不过是挂名论文通稿未查重的文凭硕士,且疑似有***记录。”

“副教授职位则是通过她当时未婚夫‘贾总’捐赠百万教学楼后批下的。”

评论区瞬间爆了。

“我靠,原来这才是真实版‘文化白月光’。”

“所以许致远那首歌,其实是把前妻的词,写给一个演技不怎么样、学历造假的女人?”“她根本不是海,也不是飞鸟,她就是漂在水面上的塑料袋。”

我看到最后一句,差点没笑出声来。

很快,第二波爆料就来了。

有人匿名投稿,说当年林遥在海外其实是许致远资助她留学的。

她出国前,曾以“音乐项目孵化”为由向他借了一笔钱,之后联系断了。

那一年,刚好是我流产后的第一个冬天。

新闻连环炸,许致远的工作室一开始否认,后来实在架不住证据,一句话没吭,悄悄删了热搜。

但删掉的热搜,挡不住社交平台的发酵。

“飞鸟与海”从“年度最动人情歌”变成了“年度最大消费人设翻车”。

代笔、歌词出处争议、学历造假、金主换人、中年回头草......标签一个接一个。

就连我的视频,也被人扒了出来。

有人剪辑了我唱那首原版“飞鸟”视频的片段,配上他的新歌打假对比,说:“真正的飞鸟,从来不是林遥,而是这位阿姨。”

我没回应。

我不需要回应。

因为这一次,众声喧哗已经足以说明一切。

晚上,女儿发来语音,说她在单位茶水间听到别人谈论我。

“妈,他们说你现在是咱们平台最励志的案例。”

“而许致远嘛,已经有三家合作方撤资了。”

“你猜猜看,我今天接到谁的电话?”“许哲。”

我怔了一下:“你哥?他干嘛给你打电话?”女儿“哼”了一声:“他说他不是来吵架的,是想让我劝你别再发视频了。”

“他说再这样下去,他就要跟女朋友彻底黄了。”

“对方父母明确表示,不想和一个‘被全网嘲笑的人’结亲戚。”

我坐在阳台上,一边听,一边给花浇水。

女儿在语音那头笑得轻飘飘的:“妈,你说好玩不好玩?他怕他爸出丑,把锅都甩给你,说是你把家丑搬到了台面上。”

“他居然说,你在外面说这些,是不体面。”

“体面?我在家里给你爸洗内裤煮中药那十几年,他们怎么不说体面了?”“我一个人发烧住院,他们怎么不说丢人?”“现在轮到他们被看见了,就开始讲家风了?”我抬头看天。

入秋的夜晚冷得很,但风里有种透彻的清爽。

我把家丑搬上了台面。

也把自己搬离了深渊。

几天后,我的视频涨到了三十万粉丝。

女儿替我签了商单,第一个客户是***。

我接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。

那天我给自己买了条新围巾,蓝白相间的,很适合秋天。

我照了张镜子,把照片发上网,写了一句配文:“中年离婚,不是终点,是重新开始的起跑线。”

当天的点赞数,刷新了我账号的记录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