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1星尘初现2079年,深秋,东海市郊区。

生锈的铁皮厂房在寒风中发出“嘎吱”的**,破碎的天窗漏进惨淡的天光,

照亮空气中浮动的尘埃。于耀杰蹲在巨大的金属框架下,手里攥着扳手,

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,砸在沾满油污的工装裤上。框架下方,

一艘通体银灰的流线型飞行器正逐渐显露出轮廓——机身长约12米,机翼呈三角翼结构,

尾部挂载着三个圆柱形物体,那是他自主设计的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。飞行器的名字,

他早就定好了:“星尘号”。“耀杰,核聚变反应堆的冷却管路又出问题了,

压力值始终达不到阈值。”一个穿着蓝色工装、留着短发的女人走进厂房,

手里拿着平板电脑,屏幕上跳动着红色的警告数据。她是苏芮,于耀杰的大学同学,

前航天科技集团的机械工程师,两年前辞掉工作,来帮他实现这个“疯狂的计划”。

于耀杰放下扳手,站起身,揉了揉发酸的肩膀。他今年35岁,曾经是航天领域的新星,

28岁就主导过近地轨道卫星推进系统的研发。但五年前,

他提出的“私人深空探测计划”被驳回——官方认为,个人研发的飞行器无法突破地球引力,

更无法应对太空辐射、能源供应等难题,纯属“资源浪费”。“我去看看。

”于耀杰接过平板电脑,快步走向“星尘号”的腹部——那里是核聚变反应堆的位置,

一个直径约2米的金属舱体,外面缠绕着密密麻麻的冷却管路。他打开舱体侧面的检修口,

用手电筒照进去,看到冷却管的接口处有细微的渗漏痕迹。“是密封垫老化了,

之前用的是普通工业密封垫,耐不住反应堆启动时的高温。”于耀杰皱起眉头,

“我们需要航天级的聚四氟乙烯密封垫,但上次联系的供应商说,没有官方资质,

不卖给我们。”苏芮叹了口气:“又是资质问题。这半年,我们找了十几家供应商,

要么是价格太高,要么是要官方审批文件。众筹的钱已经花了三分之二,再这样下去,

‘星尘号’就要烂在这厂房里了。”于耀杰沉默了。他想起三个月前,

平台上发起“孤星计划”时的场景——他上传了自己的推进系统设计图、太空航行模拟数据,

承诺要在一年内实现“私人飞行器突破卡门线”(海拔100公里,公认的太空边界)。

一开始,只有零星的支持者,大多是航天爱好者;直到半个月前,

一位匿名用户一次性捐赠了500万信用点,备注里只有一句话:“我相信,

人类的征途不该只有官方批准的路线。”“再想想办法。”于耀杰关掉检修口,

“我联系一下老陈,他以前在航天材料研究所工作,说不定有渠道能弄到密封垫。

”老陈是陈卫国,于耀杰的导师,前航天材料研究所的副所长,现在已经退休。

当年于耀杰的计划被驳回时,老陈是唯一支持他的人,

还偷偷给了他不少报废的航天零件——“星尘号”的生命维持系统核心部件,

就是老陈从研究所的废品堆里“捡”来的。他拨通老陈的电话,

听筒里传来老人沙哑的声音:“耀杰?是不是又遇到麻烦了?”“陈老师,

我们需要航天级的聚四氟乙烯密封垫,规格是DN50,压力等级PN25,

您那边有没有办法?”于耀杰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。

老陈沉默了几秒:“我认识一个以前的同事,现在在民营航天材料公司当技术总监,

他那里可能有库存。但你们要注意,最近官方在查‘非法航天器材交易’,你们的厂房地址,

千万别泄露出去。”“我明白,谢谢您,陈老师!”于耀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。挂了电话,

苏芮看着他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:“还好有老陈帮忙,不然我们真的要放弃了。

”于耀杰看向“星尘号”——银灰的机身在天光下泛着冷光,像一头蛰伏的野兽,

等待着冲向天空的时刻。他想起小时候,

第一次在天文馆看到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云照片时的震撼——那片绚烂的猎户座星云,

像宇宙撒下的星光,在他心里埋下了“去太空看看”的种子。“我们不会放弃的。

”于耀杰的声音很坚定,“官方说私人无法突破地球引力,说我们的计划是疯狂的,

但他们忘了,人类第一次飞上天空,也是从莱特兄弟的‘疯子想法’开始的。”苏芮点点头,

拿起扳手:“那我们先把其他部件检查一遍,等密封垫到了,就启动反应堆测试。对了,

今天下午,众筹平台上有个支持者联系我,说想过来参观厂房,要不要见?

”2神秘投资人“见。”于耀杰毫不犹豫,“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者,

也需要让更多人知道,私人探索太空,不是不可能。”下午三点,

一个穿着黑色风衣、戴着墨镜的男人走进了废弃厂房。他看起来约莫四十岁,身材挺拔,

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,目光扫过“星尘号”时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。“于耀杰博士?

我是陆则,上次在众筹平台上给你们捐过款。”男人摘下墨镜,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,

“没想到,你们真的快把飞船造出来了。

”于耀杰有些意外——他以为陆则只是普通的航天爱好者,

没想到对方看起来更像是商业精英。“陆先生,欢迎参观。这是‘星尘号’,

我们的目标是突破卡门线,进入近地轨道。”陆则走到“星尘号”旁边,

伸手摸了摸机身的金属外壳,然后看向于耀杰:“我看过你的推进系统设计图,

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,搭配小型核聚变反应堆,理论上推力足够突破地球引力,

但能源转换效率是个问题——你怎么解决反应堆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?

”于耀杰愣了一下——陆则的问题,正好问到了“星尘号”的核心技术难点,显然不是外行。

“我们在反应堆里加了磁约束装置,用超导线圈控制等离子体的运动,

同时安装了双回路冷却系统,确保输出功率的稳定。不过目前还在测试阶段,

冷却管路还需要优化。”陆则点点头,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,

递给于耀杰:“我不是普通的支持者,我是‘深空未来’投资公司的创始人。

我对私人航天领域很感兴趣,也看好你的技术。这份是投资协议,

我愿意再给‘孤星计划’注资2000万信用点,条件是,‘星尘号’首次飞行成功后,

我们共同成立一家私人航天公司,推进后续的深空探测计划。”于耀杰和苏芮对视一眼,

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。2000万信用点,足够他们解决所有的材料问题,

甚至能升级“星尘号”的生命维持系统和导航系统。“陆先生,您为什么愿意相信我们?

”于耀杰忍不住问。陆则笑了笑:“十年前,我在NASA做过实习生,

亲眼见过官方航天项目的繁琐和保守。人类要想真正走向深空,不能只靠官方机构,

还需要像你们这样敢于冒险的人。而且,你的技术方案,

比我见过的很多民营航天公司都要成熟——我相信,‘星尘号’一定能成功。

”于耀杰接过投资协议,手指有些颤抖。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笔投资,

更是对他多年坚持的认可。有了这笔钱,“星尘号”飞向太空的梦想,

终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影。“我同意。”于耀杰签下自己的名字,“谢谢陆先生,

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。”陆则收起协议,拍了拍于耀杰的肩膀:“期待你们的好消息。

需要任何帮助,随时联系我。”陆则离开后,苏芮兴奋地抱住于耀杰:“我们有救了!

‘星尘号’终于能飞了!”3致命故障于耀杰看着“星尘号”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他知道,

材料采购、系统测试、发射许可(虽然他们打算“非法”发射)、太空环境应对……但此刻,

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三个月后,他要驾驶“星尘号”,冲破大气层,

亲眼看看那片他向往了一辈子的星空。一周后,航天级密封垫如期送达,

老陈的同事还额外附赠了一套用于检测反应堆压力的传感器。

于耀杰和苏芮立刻投入到“星尘号”的修复工作中,

更换密封垫、调试传感器、优化冷却管路,厂房里的灯光常常亮到后半夜。

“反应堆冷却系统压力测试正常,密封性能良好,没有渗漏。”苏芮盯着平板电脑上的数据,

脸上露出笑容,“现在可以启动磁约束装置,测试核聚变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了。

”于耀杰深吸一口气,走到“星尘号”的驾驶舱前。驾驶舱很小,只能容纳一个人,

里面布满了各种仪表盘和显示屏,中央是一个全息导航界面,能实时显示飞行器的各项参数。

他戴上头盔,接入神经交互系统——这是他自己设计的,

能通过脑电波直接控制飞行器的部分功能,比传统的操纵杆更灵活。

“神经交互系统连接正常,生命体征监测正常,反应堆启动准备就绪。

”头盔里传来AI助手“星芽”的电子音,柔和而清晰。“星芽”是苏芮编写的AI程序,

负责监控“星尘号”的所有系统,也是他们在太空航行中的“第三位成员”。

“启动核聚变反应堆,功率从10%开始提升,每五分钟增加5%。”于耀杰下达指令。

“反应堆启动中……10%功率稳定,磁约束装置运行正常,等离子体温度1.2亿摄氏度,

能源转换效率42%。”星芽的声音实时更新着数据。于耀杰看着仪表盘上跳动的绿色数据,

心里一阵激动。核聚变反应堆是“星尘号”的核心,

也是最关键的技术难点——传统的化学火箭需要携带大量燃料,推力有限,

而核聚变能提供持续、高效的能源,足够支撑“星尘号”突破地球引力,

甚至进行短距离的深空航行。“20%功率稳定,转换效率45%,冷却系统压力正常。

”“30%功率稳定,转换效率47%,磁约束线圈温度正常。”数据一路向好,

苏芮在厂房里欢呼起来:“耀杰,我们成功了!反应堆的运行状态比预期还好!

”于耀杰也松了口气,准备继续提升功率:“继续提升,目标50%功率,

测试满负荷运行下的稳定性。

”“功率提升至35%……40%……45%……”星芽的声音突然顿了一下,“警告!

磁约束装置B区线圈电流异常,等离子体约束强度下降,反应堆内部压力开始上升!

”仪表盘上,代表磁约束强度的指针突然向下跳动,而反应堆压力则瞬间飙升,

红色的警告灯开始疯狂闪烁。“怎么回事?!”于耀杰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,

“立刻降低功率,启动应急冷却系统!”“功率已降至20%,

应急冷却系统启动中……但B区线圈电流仍在下降,等离子体有泄漏风险!

”星芽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。于耀杰立刻打开反应堆的实时监控画面——屏幕上,

B区的磁约束线圈出现了明显的电流波动,原本稳定的等离子体团开始变得不规则,

像一团即将炸开的火球。如果等离子体泄漏,高温会瞬间融化反应堆的金属舱体,

甚至可能引发爆炸,整个“星尘号”都会毁于一旦。“苏芮,立刻切断反应堆的能源输入,

手动关闭B区线圈!”于耀杰大喊。苏芮也慌了,立刻跑到反应堆的应急控制台前,

按下红色的切断按钮。但按下按钮的瞬间,控制台的屏幕突然黑了,应急系统竟然失效了。

“不行!应急系统断联了,B区线圈关不掉!”苏芮的声音带着哭腔。

于耀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他知道,磁约束线圈的电流异常,可能是线圈本身的绝缘层损坏,

也可能是控制电路出了问题。他快速回忆着磁约束装置的设计图,

突然想起——B区线圈的控制电路有一个备用接口,就在反应堆的检修口旁边,

可以通过手动接线切断电流。“苏芮,拿绝缘手套和备用电缆来,

我要手动切断B区线圈的电路!”于耀杰解开安全带,从驾驶舱里跳出来,

快步冲向反应堆的检修口。苏芮立刻找来工具,递给于耀杰。于耀杰戴上绝缘手套,

打开检修口,伸手进去——里面温度极高,即使隔着手套,也能感觉到灼热的温度。

他在密密麻麻的线路中寻找备用接口,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,刺得生疼。“星芽,

报告B区线圈的电流情况!”于耀杰喊道。“电流已降至正常水平的30%,

等离子体泄漏风险等级:极高,预计10秒后发生泄漏!”星芽的声音带着机械的紧张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