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是《穿越:我成了吕布儿子》的小说是作家吃了个瓜的作品,讲述主角 董卓丁原的精彩故事,小说内容章节生动充实,故事情节曲折动人,推荐各位读者大大阅读!下面是这本小说的简介:...
听到此话,吕熙心里一跳。更是神情专注了起来,仔细听着对面所讲话音。没错!就是这个感觉。文人好言,以诚国家之,语不惊人不足为奇,如果要是来一句,大汉要亡了!吕熙恐怕会直接走过去。聊表心意。此时,老者闻言,面无表情:“德操,何出此言?”中年人摇了摇头,站了起来:“德公,陈留风云起,曹操刺董后返回此地,便散尽家财,聚兵准备讨董,忠义无双,如今更是手持天子诏书,各地诸侯纷纷响应,一时间,大汉风起云涌,无数粮草运往边境,大汉四百年京师恐怕会直接面向刀兵。”闻言,老者面露微笑:“德操,你难道不知破而后立吗?这有什么可曾惋惜。”中年人无奈一笑,又道:“除此之外,我听说北方冀州袁绍伐并州未果,返回北方之后,竟然又去讨伐了公孙瓒,因此,公孙瓒不察,被逼得直直后退。”“身为四世三公,如此好战,难免遭人诟病。”此话一出,坐在旁边的男子顿时大惊失色:“德操,袁公怎么会是你说的那般?”德操摇了摇头,说道:“承彦兄,局势到了这一步,想必不久后就会联合讨董,待袁绍腾出时间来,恐怕还会再跟并州打上一场。”“并州吕布,以杂号统领并州,可惜,虽是霸主,却只知匹夫之勇。”三人聊着,吕熙顿时脸色一黑。书生轻狂,世人皆知。“罢了。”吕熙无奈一笑,他们几人相互之间的称呼,让吕熙联想到几个身份,只不过吕熙还不太确定。随后,吕熙整了整衣衫。起身撩起帘子,走到三人落座的雅室外。“三位先生,小子有礼。”吕熙姿态放得很低。万一自己也有那种运气,随便吃个饭,碰到一人。嘿!原来是诸葛亮……那该多爽!看到来人,几人诧异抬头,只见一锦衣少年,身边跟着一名容颜不俗的丫鬟,还有一名武人。丫鬟,小乔。武人,曹性。老者眉头微皱,问道:“小友有何见教?”吕熙轻笑一声,拱了拱手:“敢问先生,尊姓大名?”“老夫庞德公。”吕熙:“……”庞德公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吕熙,他们几人都身为世家大族,对吕熙的公子打扮倒也并未有什么微词。此刻,吕熙稳了稳心神,又朝另外一人揖了一礼,道:“方才听闻德公先生称呼先生德操,可是司马徽先生?”司马徽点头道:“在下正是司马徽!”黄承彦见吕熙又要行礼,连忙道:“在下黄承彦,不用行礼。”几人名气很大,对此早已习以为常。“见过承彦先生!”吕熙闻言,深吸了一口气,这几人都特么是大佬。身为晚辈,礼节必须做足。吕熙赶紧又是一礼。“小友有什么事情吗?”庞德公问道。闻言,吕熙拱了拱手:“小子听闻方才诸位谈起董卓、袁绍一事,心中有些东西思而不得,特意向几位大儒请教。”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。眼前这人不就是颖川书院的创始人吗?庞德公好为人师,见吕熙主动请教,心中倒也欢喜:“哦,小友有何疑问,但说无妨。”吕熙想了想,得在他们面前表现一番才好。“小子认为,并州可成北方霸主!”语不惊人死不休。轻狂,永远是引人瞩目的东西。就好比日后的大明。一群吃饱了饭没事干的文人,常常相约酒楼,开头第一句话总会是。各位兄台啊,我大明要亡了!果然。这话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。“此话从何说起?”庞德公露出诧异之色。而司马徽却是摇了摇头,并州地处中央,前是京师,后是河北,地理位置虽好,但也得注意天时地利人和。董卓暂且不说,光是河北一地,袁绍与公孙瓒两名霸主尚存。此言从何而来,并州可为河北霸主?到底是大佬,没有过多的计较话中问题,反而黄承彦更是主动的往里面靠了一个座位,给吕熙空出了一个位置。看到此,吕熙轻笑一声,拱手答谢。屈膝而坐。此时,吕熙眼神平和,不急不慢:“正如司马徽先生所讲,北方袁绍占据大义,四世三公的名声已经能让他取之不尽,况且等到日后袁绍讨董,他名声会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巅峰。”“而并州的统治者不过是一武将,且没有声名显赫的家世,又无世人皆知的名气,只有一身蛮力,何德何能敢说并州可为河北主?”庞德公点了点头。稍微有一点眼力的人,都能判断出并州目前的局势,这并不困难。吕熙稳了稳心神,继续道:“人言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,往前岁月,高祖刘邦当年不过只是一亭长,何人能知他能为天下主?况且并州骑兵两万,步卒四万,更有吕布将军武力神勇,破城叫关,所向披靡!”听完。几人明显震惊。虽然他们能看出大汉即将轻浮飘萍,但没人敢直接点明心中野心。直接道破。着实引人侧目。司马徽沉吟片刻,开口道:“小友可谓孟浪,就算如你所说,那并州吕布怎么能成河北霸主,骑兵两万,步卒四万。”“小友可知袁绍一人独占十万雄兵!”闻言,吕熙轻笑一声,拱了拱手:“诸位先生想必也明然。”“战争,从来不只是一种方式!”此话一出。庞德公眉头紧皱,战争虽不只是一种方式。但自身的实力占据首要地位。“诸位先生,我们先从并州地域讲起。”吕熙想了想,开口道,“并州,素有兵家必争之地称谓,其治下九郡太原、上党地位更加凸显。”“往前面临京师,往后可抵河北。”“临近徐州一地,陶谦垂垂老矣,只知民生不知兵事,如果先居徐州,以徐州成为短暂的跳板,借用徐州富通,充实自身,往下占据汝南。”“形成并、徐、汝三地拱卫!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