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下一秒。


陆尘就看到这位网友下单了一件商品。


你们看看人家,成熟的粉丝应该学会自主下单。


不过这话也只是在陆尘的心里念叨,没敢说出来。


当天晚上卖出了八万的货,成绩不算优秀,但也能接受。


毕竟省去了不少的坑位费。


陆尘在下播之后总结,还是产品种类不够丰富,没有涵盖所有用户群体。


如果鱼竿的种类再多一些,客户的选择更多。


应该能够吸引那些只在直播间里玩梗的老油子。


今天的主要商品是旗舰款款威龙系列。


面对的是新手和强度不高的钓友。


但如果是专业钓鱼佬,可能就无法满足需求了。


下播之后,陆尘吩咐助理道。


“骁龙系列的杆子的抓紧完成测试了,直播间还是得有一款豪华旗舰款坐镇。”



2


三天后。


蓉飞集团。


材料第七设计室。


这是国内研发战斗机的龙头企业。


第七室专攻战斗机前机身和尾翼的基础材料学攻关。


经历了一天的会议,第七室主任孙长兴略显疲惫。


突然。


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。


“主任,在吗?我是小张。”


“请进。”


门外走进来的是自己的学生,第七室科级研究员张明瑞,西工大材料学博士。


孙长兴看着急匆匆赶来的张明瑞。


心里一阵埋怨。


看他着急的样子,看来又有突发事件了。


好不容易放松的弦又得紧绷起来了。


“什么事儿?”


“主任,西研所复合材料实验室那边给结果了,碳纤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试制失败了。”


一言之词。


孙长兴的心里咯噔一声。


这是生产战斗机的最基础材料之一。


占到机身比重的25%。


由于外部掣肘,这种材料只能就经由国内攻关研发。


西研所复合材料实验室是本行业全国领先的实验室。


他们做不出来,那这种材料就无法国产。


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裂解碳化工艺不完善,他们在总结实验失败因素,预计今年底会进行二批次的试制……”


言未毕。


孙长兴将笔扔在了桌子上。


“年底!一年又一年,什么时候是个头!”


愤恨和失望溢于言表。


以孙长兴为首的应用材料科学家几乎对失败失去了容忍度。


长达四十年的时间。


碳纤维行业就从来没有取得突破过。


上一次国内有进展。


还是某研究所成功规避禁运规则,从约翰牛那里进口了一批低等级产线。


问题是。


这套生产线经过四年调试,未能成功运行。


最后白白浪费了几百万的外汇。


这次失败让高层失去了对碳纤维国产化的信心。


多次削减相关产业的研发经费。
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