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书齐头一回来别人家吃饭,竟这般拘束。
这拘束并非因着主人家的冷淡,恰恰是那过分的热情与隆重,让他浑身不自在。
他的双眼直勾勾地紧盯着周毅夹来的那块油亮红烧肉,肚子不争气地“咕咕”响个不停,
刹那间,整个堂屋陷入一片诡异的安静。
林书齐窘得恨不能立马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张春梅爽朗地笑道:
“娃呀,你怕是早饿坏了!赶紧吃,尝尝你小雪姐的手艺!”
林书齐心里早就馋得不行,白小雪在厨房忙活时那香味就勾得他心痒痒。
此刻,那块肥美的红烧肉就在眼前,他生怕一张嘴,口水就会不受控制地流出来,被周家人瞧见。
他怯生生地环视了一圈周家人,才小心翼翼地问周毅,
“毅哥,我真能吃吗?”
“放你碗里的,不就是给你吃的吗?”
周毅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。
林书齐赶忙咽下口水,恭恭敬敬地对周家人说道,
“谢谢周叔叔,谢谢张嬢嬢,谢谢嫂子,谢谢毅哥。”
说完,这才端起碗,用筷子挑起红烧肉,小口咬下,和着米饭细嚼起来。
不一会儿,林书齐就眯起眼,一脸享受。
周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,暗自点头。
林书齐在西山村可是个特殊的存在,这特殊就源于他那狠心的爹。
毕竟是从京城来的知青,对孩子的管教比其他农村娃严苛得多。
不单要求林书齐待人礼貌周全,就连吃饭也立下诸多规矩。
在农村多数孩子不懂餐桌礼仪的时候,林书齐就晓得夹菜不翻搅,不和他人抢菜,周正民和张春梅没动筷,他绝不先伸手。
更难得的是,林书齐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。
周家帮衬他家几次后,他见着周家人总是规规矩矩地打招呼。
讽刺的是,教会林书齐感恩的,竟是那个抛妻弃子的亲爹。
“嫂子,您做的饭简直是人间美味!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!谢谢嫂子!”
吃完饭,林书齐满脸真诚地对白小雪说道。
白小雪听了,笑得合不拢嘴:“那你多带些回去,让***也尝尝。”
“嘿嘿,好嘞!”
众人吃完饭,周毅拍了拍林书齐的肩膀,边往兜里掏边说,
“二木头,之前说给你算工钱,哥这就给你。”
“毅哥,您今早已经给过了,我不能再要!”
林书齐像被针扎了似的,一下子从凳子上弹起来,站得笔直,脑袋摇得像拨浪鼓。
周毅一愣,想起早上林书齐说工钱抵了几个洋芋,不禁笑出声,
“哈哈!你小子,难不成以为哥拿几个洋芋,就把你打发了?你毅哥可不是那种人!”
说着,周毅掏出一张崭新的大团结。
“拿着,这是你应得的,回去让***收好。”
林书齐眼睛瞪得溜圆,这可是整整十块钱!家里在生产队辛苦一个月也挣不了这么多啊!
“不行不行,毅哥,我妈说了,有机会得报答您家,我吃了嫂子做的红烧肉,哪能再要钱!”
“这哪能一样?你在山上跑一天,出力就得有回报,往后还指望你带着那些半大娃儿采松茸呢!”
“可是……”
林书齐犹豫了,他知道这钱拿得在理,可实在太多了,
“我今天就采了45斤松茸,给这么多,一斤都快两毛多了!”
周毅听了这话,心里一怔。
他并不意外林书齐被10块‘巨资’吓到,在这80年的农村,普通农家一年到头能有个一百来块就算不错,还得是家里有壮劳力的。
可林书齐这么快就算出了松茸的单价,着实不简单。
周毅来了兴致:“你咋算这么快?”
“这有啥难的,10除以45不就出来了嘛。”林书齐挠挠头。
“那21除以9呢?”
“2点多,除不尽。”
“3.2乘以12呢?”
“38.4。”
周毅眼睛一亮:“哟,小子可以啊!谁教你的?”
“我爸。”提到父亲,林书齐神色变得有些不自然。
周毅心里暗叹,这孩子对数字如此敏感,是个读书的好苗子,可惜他那糊涂爹,竟没发现儿子的天赋。
周毅略一思索,抛出个更复杂的问题,
“要是有五个人,一天采的松茸分别是12斤、15斤、10斤、8斤和9斤,一斤两块二,你算算该给他们多少钱?”
“四舍五入不?”
“四舍五入。”
林书齐沉思片刻,给出答案:
“11块8毛8。”
周毅不禁咋舌,这小子心算速度比自己还快,他微微一笑,
“那这五个人里,采10斤的是组长,其他人收入的一成归他,这人原本拿多少,加上分成又能拿多少?”
林书齐整个人呆住,脑子飞速运转。
不一会儿,他脱口而出,
“原本1块9毛8,加上分成3块1毛7!”
“哈哈,好小子!”周毅大笑起来。
林书齐一脸疑惑:“毅哥,我算错了?”
“没错,而且算得又快又准!”周毅把钱塞到林书齐手里,
“这钱你拿着。今天就你一人送松茸来,回去找些不能下地干活的半大小子,明儿带他们上山。一斤给两毛,你把人管好,别闹事别出事,最后总价给你多加一成!”
“啊?!”
林书齐傻在原地,脑子里快速盘算着。
他一天能采45斤,按这价钱能得9块。要是有10个人,总共90块,再加一成就是9块9,又能拿到一张大团结!
“毅哥,您逗我呢吧?”
“哥啥时候骗过你?”周毅眨眨眼。
林书齐从周家出来,手里拎着饭菜,一路上脑子晕乎乎的,怎么也不敢相信采松茸能赚这么多钱!
回到家,推开门,林书齐的母亲刚进屋不久。
见儿子神情恍惚,忙上前询问。
看到儿子带回来的红烧肉,愣了好一会儿。
当林书齐把大团结放到她手上,她彻底呆住了。
……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