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最初的「成功」像一颗火种,点燃了林国生内心深处某种压抑已久的火焰。他开始疯狂地搜集各种中医古籍、道家典籍、民间偏方大全。他下岗买断工龄的那点钱,几乎全部换成了发黄发脆的线装书和地摊上的印刷品。他家那间不到六平米的阳台,成了他的「炼丹房」和「图书馆」。

「那段时间,他魔怔了。」他的妻子后来在法庭上作证时哭诉,「天天抱着那些神神叨叨的书看,吃饭看,上厕所也看。家里全是药味,邻居都有意见。我说他,他就跟我急,说他在做大事,救人性命,说我妇人家的不懂。」

林国生彻底沉溺了进去。他从最简单的安神方子开始,逐渐扩展到咳嗽、头痛、风湿痛等常见毛病。他严格遵循古法,手工炮制。绿豆、面粉、维生素 C 片、甘草、姜粉……这些廉价无害的材料,在他充满信念的双手***下,变成了一颗颗「乾坤再造丹」、「五行回春散」、「百花祛痛丸」。

他坚持低价策略,一盒药往往只卖二三十元,刚够覆盖成本。对于街坊邻里中生活困难的,他经常分文不取。他的名声渐渐在附近几个老小区传开。「林师傅」变成了「林老师」,后来甚至有人开始叫他「林大师」。

他享受这种称呼,更享受那些患者(或者说「信徒」)们带来的或真或假的「康复」故事。每一个故事都像一块砖,加固着他自我构建的神坛。他开始真的相信,自己并非简单的「卖药」,而是承袭了某种古老的、即将失传的智慧,是上天赋予他使命,来济世救人。

「西医看病,看的是指标,是病灶,冷冰冰的。」他向我阐述他的「理论」,眼神炽热,「我的药,治的是『人』,调的是整体的『气』和『阴阳』。心诚则灵,信念本身就是一味最好的药引子。」

他的逻辑闭环开始形成,坚不可摧。有效的案例,是他医术高超的明证;无效的,则是患者「心不诚」、「浊气太重」或「业障太深」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