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璟一边净手一边在心里盘算,明儿个得在这里搭个棚,方便沐浴。
见林雨桐走了回来,他问:“阿桐可知道编背篓除了用竹还能用啥?荆条是否可替代?”温璟之所以这么问是有原因的,他们需要一些农具,比如背篓簸箕啥的。
他知道这些都是用竹条编织的,可他不会削竹条,更别说编织了。
林雨桐点头:“荆条也可用,不过有更好用的藤蔓。
”她指了指山洞右边不远处,“你看那边,有一大片黄藤和双勾藤,藤蔓细长,只需要把上面的叶子清理干净就可以用。
”林雨桐的二哥就擅长编竹货,偶尔也采些藤蔓回来编菜篮子拿县城去卖,只不过凤凰山外的藤蔓较少。
深山里的植物品种繁多,藤蔓更是随处可见。
白天要忙别的事,夜晚坐在篝火旁就可做手工活。
“嗯,我大概知道你说的是什么,你等着,我去砍一些回来。
”林雨桐只觉眼前人影晃动,温璟已经轻轻一跃跳到了两丈之外。
...
想着一会儿还得编背篓,林雨桐也就只洗了脸。
其实她好想洗头洗澡,可条件不允许。
温璟像是看穿她的心思,温声道:“明日,我明日多砍些树木搭建一个沐浴的小屋。
”“嗯,我们一起。
”虽帮不上大的忙,像今日一样,帮着扶一把,搭建起来也快一点。
林雨桐看暮色笼罩下来,树林里的鸟儿纷纷归巢。
她往火堆里加了一些树枝,火苗蹿起,洞口明亮起来。
叮嘱温时初先带着两弟弟先睡下,两人拿起藤蔓就开始忙活。
温璟用一根藤蔓挽了一个圈,将藤蔓穿进去轻轻一拉,藤蔓上原本泛黄的叶子就掉了个干干净净。
温璟动作麻利,又有林雨桐在一旁打下手,片刻功夫就清理了一大捆。
他估摸够用一阵子了,拿起一根藤蔓准备编织。
然而,那根藤蔓在他手里转来转去也没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林雨桐见他不知道如何下手,接过他手里的藤蔓道:“我见过二哥编背篓,让我试试。
”“我的确。
...
温时初指了指不远处的树林,“在那边,爹说药锄手柄太短不称手,他换了一个新的,爹还说要建个屋子,这会儿正砍树呢。
”林雨桐支棱起耳朵,果然听见有“咔咔”声传来。
收回目光,抬手接过温时初肩头的背篓,“清晨露重,明儿个可别再去了。
”温时初抬手抹了一下挂在睫毛上的露珠道:“娘,玉米面不多了,我想多采些草药回来晒着,待草药晒干后,爹就可以拿出山换米。
”“我知道,山里杂七杂八的草药多,不在乎清晨这一会儿。
”还剩多少玉米面,林雨桐当然知道,只不过她有把握,用两三日采些草药,足够卖了买上几斤米。
兵荒马乱的时代,许多商铺都关门了,但是药铺却还开得好好的。
在林雨桐的“记忆”中,镇上有两家药铺,两家药铺都没关门,而四家粮铺,最终剩下一家还开着。
不是那老板多心善,是他背后有靠山,那家粮铺的生意做得很大大,遍布北冥。
听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