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台的村庄/我曾和一个叫阿楚的姑娘/彼此相依一起看月亮”1938年的秋夜,烽火台村被一层萧瑟的寒意笼罩着,空气里弥漫着干燥的尘土气息,混着田埂上残留的稻茬味道。
村头那座始建于明代的烽火台像个沉默的巨人,矗立在山岗上,青砖缝隙里长满了枯草,风一吹过,草叶沙沙作响,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。
十五岁的梁凡蜷缩在烽火台底层的箭窗后,身体紧靠着冰冷的砖墙,试图汲取一丝力量。
他手里紧紧攥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柴刀——这是村里组织的少年自卫队配发的武器,刀身布满了细小的凹痕,刀刃钝得连柴禾都劈不开,却给了他莫名的勇气,让他在这动荡的夜里能稍稍安心。
山下的土坯房里透出微弱的桐油灯光,那灯光忽明忽暗,像一颗跳动的心脏。
阿楚家的织布机声断断续续传来,“吱呀、吱呀”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像春蚕啃食桑叶般执着而坚韧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