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接到目击者报案,已七十二小时……海河三月的天气一如往年一样阴沉沉的,淅淅沥沥的雨已下了整三天。
空气中还带着初春的寒意,海河警局内也好似蒙上了一层厚厚的乌云。
还未到上班的时间。
刑警办公室中却早已全员就位。
寻筝站在窗户前,眉拧的死紧,三日的连续加班,让刑警队每个人脸上都满是疲惫。
看着还未完全亮起的天空。
寻筝拿起门口的雨伞,再度出了警局大门。
她要再去一次抛尸现场。
……七十二小时前。
3月18日,海河美术学院发现一具女尸。
海河警局接到报警后迅速出警,警戒线将整个操场都围了起来。
昨夜刚下了一夜的雨,地面上湿漉漉的。
六点刚过,天还没有亮透,海河美术学院操场上的灯也还亮着。
警车停在操场外,急匆匆赶来的寻筝穿戴好脚套手套,立刻就进了现场。
今天是周六,学校里的学生并不多。
最先发现尸体的,是一个有晨跑习惯的学。
...
寻筝伸手捏起落在地面上的禽类羽毛。
是鸡毛。
“秦法医你先将尸体带回局里解剖,来几个人检查案发现场。
附近的监控,目击者,还有昨夜出入学校的所有可疑人员。
死者身份,人际关系全部要检查清楚。
”寻筝沉声吩咐,声音比平常更冷了许多。
四处张望了一番后,又道:“此处极有可能是监控盲区,应只是抛尸地。
除了学校内的监控以外,周围几条街的监控也要查。
还有下水道,看看这条下水道能通到哪里。
挨个去查!”“是。
”队员们听了安排,很快便分组行动了起来。
要查的太多,光靠刑警队这几个人是完全不够的,寻筝想了想,还是打电话回局里要了人来。
她的直觉告诉她,凶手应该是从下水道某处井口进入,沿着下水道进入学校。
再布置抛尸地。
但这只是她的直觉,该查的监控还是要查。
寻筝不能放掉任何一个线索。
尸体被小心的装入尸袋中运走。
寻筝蹲下身子同队员。
...
手中还攥着秦追刚刚给她的尸检报告。
负责调查死者身份的是陈君雅,很快就将打印出来的文件分发给了众人。
寻筝早早就拿到了一份。
为了节省时间,不等众人看完,寻筝便道:“死者吕念薇,海河美术学院大二学生。
二十岁,并非海河市本地人,汤山镇人。
操场并非第一案发现场,血迹反应极少。
地面上的红色残留,鉴定后已确定是朱砂。
抛尸处周围经排查无摄像头,死者被发现后,有些胆大的学生拍了照,已经上传到了网上。
”寻筝眉头紧皱,学校人员复杂,消息传的十分迅速。
当年711案虽未向社会公布过,可陈玉秀的尸体是被一位记者发现的,当时便传了出去。
这次吕念薇的案子又被传了出去,两具尸体被发现时的状态又十分相似。
自是有人将其联系了起来。
舆情已经在发酵,半个小时前,寻筝便已接到了上级命令,要求他们尽快破案。
可却并未同意并案。
寻筝眸子沉了。
...
还有没有我们不知道的社会关系或是仇家在。
”寻筝说完再往外扩大了一次搜索,趁着雨停,打开案发地的下水道盖子跳了进去。
雨一直下的时大时小,海河美术学院操场下的下水道臭味却没有被雨水冲刷散去,甚至还更加翻涌了几分。
此处下水道用水泥打了两侧和底部,直通通的一个,人站在里面有些逼仄。
下水道里的污水几乎没有停止过奔腾,查不出任何有用的线索。
右侧通向的是学校内部,四通八达,但都是这种狭窄的道口。
左侧则是通向学校外,寻筝在下水道下只稍微停顿了几秒,左右各看了一眼。
就抽出手电筒打开,踏着污水往左侧而去。
她的身高是一米七二,行走在下水道中也不得不弯着腰。
身后跟着的秦追等人更是上半截身子都要弯成九十度了。
行走了约莫五十米远,才遇到了第一个下水道口,弯的有些僵的腰背立马挺直起来松快了些。
此处下水道口在商业街上,算是。
...